欢迎来到上海珩浩建材有限公司网站!
15801977889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上海公司动态 > “红砖房”为何退出历史舞台了?

“红砖房”为何退出历史舞台了?

19世纪的欧洲,赫然间掀起一股“红色革命”:在城镇和乡间一排排红褐色的联排房拔地而起。


这种建筑的特点是与相邻的住宅共用一面墙,典型的八角飘窗和鲜艳靓丽的红色砖墙使这种有特色的建筑风格,在工业革命之后迅速在欧洲各国蔓延开来。


这种看起来十分具有民族特色和小资情调的矮房子,就是后来全球风靡一时的红砖房。


红砖房的兴起——欧洲资产阶级的风靡


红砖房兴盛于19世纪,在罗马的哥特式建筑衰落之后,欧洲人发现一种新型建筑材料——赤褐色的砂石。


将这种砂石和粘土等物混合搅拌,再烧制出工艺尺寸都相同的一块一块的砖头,然后把它们当做建筑材料使用,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大批量地建起一排一排的连排房。


从远处看去,红色的矮房子在微风轻拂的绿草间,或是灰蒙蒙的城市街道中,像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

鲜艳醒目,又充满着古朴的气息。这种房子逐渐开始流行起来,并深受人们的喜爱。


为了彰显欧洲资产阶级独有的贵族气息,欧洲的资产阶级中上层们将建筑的外形进一步升级。


将普通板正的窗户改成了十分特色的八角飘窗——规则的窗沿突起在建筑外墙上,使房屋看起来古朴中不失可爱,温柔却又充满棱角。


他们在街角的咖啡店中大量运用这种红砖建筑艺术,为了增添格调,他们还采用铁艺装饰配合红色的砖瓦墙,屋内再加上厚实端庄的壁炉。看起来既奢华又文艺。


在19世纪的欧洲街头,常常可以见到这样一副十分具有小资情调的生活画卷:人们坐在庭院中,手捧着咖啡,身后是格调温暖的红色矮房子。


院子里的铁栅栏与砖墙恰到好处地缠绕在一起,看起来古朴厚重,又充满贵族气息。


午后的阳光照射在灿烂的屋顶上,时间仿佛凝固在这里。手里的咖啡余热还未散去,轻轻啜一小口,在最惬意的下午时光中满布着可可豆的清香。


其实红砖最早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代,它是由罗马人发明使用的。


但那时候罗马的哥特式建筑是建筑界的主流,当时红砖并不被十分看好。直到进入19世纪,等到工业革命完成之后,红砖才具备大量生产的便捷条件。


于是红砖房首先在欧洲部分国家小范围地流行起来。


而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先驱之国,开始向世界各地输出武力和文化,顺便也把英国乡间的红色联排房这种建筑特色,带到了世界上其他各个国度。


到了20世纪初,中国上海和天津等地也受到这种“红色文化”的影响,建起不少红砖洋楼。


红砖的广泛运用——现代工业中的集成制作


红砖传入中国后,工业革命已经进行到了后期,因此红砖的烧制与使用都实现了工厂流水化。


人们发现这种建筑材料成本低廉,砖块透气性强,冬天保温,夏天散热,的确是建造房子的理想材料。


于是大量的粘土,页岩,煤矸石等原料被加工粉碎,混合捏练后压制成型,再烘干它们,放在900摄氏左右的温度下以氧化焰烧制成“烧结型”建筑砖块。


20世纪初的中国,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成为红砖建筑。建筑商们大量地新建楼房,成千上万的人住进这种冬暖夏凉的联排建筑中。


但是工业革命在带给人类飞速的进步的同时,也使地球遭受了极度的环境重创。


我们在工业革命的初期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,大量的工厂废渣被倾泻倒入河流,污染环境。


工业革命这把双刃剑使人类成长的同时,也从侧面掐住了人类生存的命脉。


这种红色的粘土砖房的广泛运用,使建筑外观看起来既好看,又耐用。


再加上建筑材料是黏土混合物,材料容易收集,制作成本也低。制作出的黏土砖隔音效果好,建筑十分结实。冬天保温性强,夏天透气性也良好。


但是由于它是实心砖块,为了考虑成本问题,建筑楼层不宜过高。因此上个世纪90年代,大部分房屋平均层高都不会超过10层。


并且在烧制红色粘土砖的过程中,需要使用大量的煤炭,而烧制煤炭是十分不利于环保的。


同时粘土砖中的煤矸石等原料,也会在烧制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硫等环境有害物。


人们在工业革命后期逐渐开始增加环保意识,因此烧制红砖的成本又增加了——工厂必须设置废渣处理流程,搭建污染物处理仪器,合理地排放和处理在烧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。


红砖文化的湮灭——现代建筑的兴起


由于需要对废水,废渣,废气的处理,导致红砖的生产工业成本大大增加,许多正规的生产厂商被迫放弃这种利润日渐单薄的产品,开始转向其他工业建筑材料。


城市里原本最赚钱的粘土红砖开始转向农村市场。在农村,人们对于新建的小型工厂的管束还不严格。


红砖在城市流行的时候,在农村也同样炙手可热,大部分农村人自己就可以在家烧制红砖。但是这种红砖制作粗糙,工艺简陋。


只是单纯地使用高温烧制黏土等物,并不进行任何处理工序。


并且在农村这种红色土壤极易寻找,它既是烧制砖窑的好材料,也是保护植被的有机土壤。


但是人们为了盖房子致富,肆无忌惮地挖走大量的红色土壤,造成土地贫瘠。


大批的粘土和煤块被成堆烧掉,释放出未经处理的二氧化硫等物,飘荡在山野上空,在冬天的时候,还可以闻到一股浓浓的烟火气息。


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仍旧存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二氧化硫的味道。


进入21世纪,环保被提上政治议程,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工业化生产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。这个时候煤炭的使用方式就成为被重点关注的对象。


有许多粗犷的工业化流程和生活方式都潜藏着诸多污染环境的恶习,红砖的原始烧制方式只是其中的一种。


于是当政府开始治理环境污染,严查各种工厂项目的时候,首当其冲就取缔了红砖制造工厂。


随着城市用房需求的增加,红砖制造的矮房子已经无法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,人们需要想办法建造更高的楼层,这就迫使现代建筑行业逐渐地抛弃了“红砖艺术”。


红砖房就这样在政策和建筑革新的双重打击下,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。


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,人们已经不再使用“烧结砖块”一块一块地垒房子,而是采用整体的浇筑技术。


在打好的钢筋基地中浇筑混凝土水泥等建筑材料,这样浇筑出的房子可以建造到30层以上,建筑速度也比之前快了好几倍。


只不过透气性和隔音效果相对粘土砖还是要稍微差点,但是人们在家具装修方面通过其他新型材料弥补了这个不足。


现在红砖房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的代表性建筑,成为一种旧时代的颜色。在许多大城市还是会保留一些比较有特色的红房子建筑,它们既代表着过去的文化历史,同时也是时代的标志。


政府将这些独特的建筑对外开放,供前来游览的游客们观赏体味那个旧年代的生活情调。

返回首页   打印   返回上页   下一篇

推荐产品